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,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,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,总数约三千余座。主要分布地区包括漳州市南靖县、平和县、华安县、诏安县和龙岩市永定县。福建土楼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形式,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。2008年7月福建土楼46处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,包括初溪土楼群、田螺坑土楼群、河坑土楼群、洪坑土楼群、高北土楼群、华安县大地土楼群、衍香楼、振福楼、及怀远楼、和贵楼。2008年7月6日,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,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高北土楼群是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精华之一,是永定土楼的代表作。景区里有“圆楼之王”美誉的承启楼和历史悠久的五云楼、世泽楼以及有“博士楼”之称的侨福楼等土楼,众土楼和大自然融为一体,呈现一派美妙无比的田园风光。
永定土楼群鸟瞰 (非原摄)
侨福楼被称为“博士楼”,出了11个博士,其中还有个女医学博士。此楼内通廊式,祖堂中西合璧。
承启楼的大门口即使下着大雨游客依然等着拍照。
承启楼是土楼之王,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,至清 康熙年间竣工,历世3代,阅时半个 世纪,其规模巨大,造型造型奇特,古色古香,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。“高四层,楼四圈,上上下下四百间;圆中圆,圈套圈,历经沧桑三百年”,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。 承启楼直径73米,外墙周长1915米,走廊周长229.34米,全楼为三圈一中心。外圈4层,高16.4米,每层设72个房间;第二圈二层,每层设40个房间;第三圈为单层,设32个房间,中心为祖堂,全楼共有400个房间,3个大门,2口水井,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.17平方米。全楼住着60余户,400余人。三环主楼层层叠套,中心位置耸立着一座祖堂。
永定高北土楼群
评论